为持续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到来之际,9月5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院党员、思政课教师开展“寻迹‘城市原点’ 深悟‘教育初心’”主题实践教育活动。教师们通过“重走矿山路、探访城市根、感悟工业魂”的沉浸式体验,在行走的课堂中汲取精神力量。

清晨的狮子山,在万吨大爆破指挥部旧址,朝阳映照下的矿山路上迎来了一支特殊的队伍。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化身“三线建设者”,分成三个小组,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重走矿山路”体验活动。在“山里来了采样队”劳动竞技中,教师们选择扁担、背篼等传统工具,负重5公斤的铁矿原石徒步登山。“激情燃烧的岁月”搭木床体验将活动推向高潮。各小组协同合作,重现“白天杠杠压,晚上压杠杠”的三线建设生活场景。当教师们亲身体验的那一刻,真正理解到了什么是“三线精神”,比任何理论说教都更加深刻。
带着矿山路上的汗水与感悟,教师们来到攀枝花“城市原点”广场。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,“七户人家一棵树”的城市起源故事缓缓展开,将大家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。作为党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,在教师节前夕重温这座城市艰苦卓绝的创业史,要时刻铭记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立德树人使命,更加坚定自己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念。

随后,教师们漫步三线文化街区,深入“兰尖故事”博物馆。在主馆厅、生产生活厅、裸眼3D厅等展区,通过实物陈列、历史影像和现代化展示技术,全面了解从常隆庆发现铁矿到三线建设、再到新时代攀枝花发展的辉煌历程。在裸眼3D厅,动态投影技术生动再现了万吨大爆破的震撼场景,让教师们仿佛身临其境。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教师们对三线建设有了更直观、更深刻的认识。
这次活动让教师们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,更加深刻体会了建设先辈们“艰苦创业、无私奉献、团结协作、勇于创新”的三线精神,坚定了投身教育事业、传承红色基因的初心使命意识,更要将今天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悟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。
(编辑/孟丽茹; 审核/张清学)